多所985官宣!停招学硕
学术型硕士招生,官宣在多所高校数个专业陆续按下停止键。停招
日前,学硕福州市某某过滤设备厂厦门大学医学院发布《关于调整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和考试初试科目的官宣公告》,自2026年起暂停招收1005中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停招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也发布公告,学硕从2026年起不再招收微生物学专业(代码071005)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官宣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2026年起,停招停招电子科学与技术(代码0809)硕士研究生。学硕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自2026年起,官宣工商管理学、停招应用经济学不再招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硕
除了统招中学硕的官宣招生在减少外,研究生推免环节的停招学硕名额也变得十分“紧俏。”
6月27日,学硕清华大学发布了《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_推荐免试》,与2025年的福州市某某过滤设备厂推免目录对比可以发现,多个专业的学硕确认停招,其中理工科类专业涉及最多。
例如,土木工程系取消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取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术学位,化学工程系取消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学术学位。相较于理工科,人文社科类受到的波及比较小,硕博推免招生目录基本无变化。
同一天,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发布了《关于2026年接收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报名的通知》,明确“我校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全部纳入硕博贯通培养体系培养,在硕士入学第二学期即可开展博士生阶段的师生互选。”这意味着,学硕的培养将更倾向于与博士阶段进行贯通。
随着高校纷纷对学硕招生做出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趋势正在转变。
学硕收紧,专硕扩招
学硕招生的收紧其实早有预兆。
从2009年起,我国开始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中,专硕招生人数增长明显。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专硕招生人数40.2万,首次超过学硕,成为研究生教育主体,此后专硕招生规模呈现“力压”趋势。
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将专硕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
同年,教育部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18.9万,也体现出较明显的侧重,扩招向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专业倾斜,以专业学位培养为主。
2024年3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郭鹏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要稳步扩大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模,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工程技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领军人才培养。到“十四五”末,专硕招生规模将约占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
未来的研究生教育,或将成为专硕的主场。
专业学位,同步增长
人才培养结构历史性的调整,也带来了学科专业设置的转变,专业学位正在“崛起”。
2023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类发展的意见》就再次强调,专业学位坚持需求导向,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而这一改革方向,在最新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结果中得到体现。
2024年7月,《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发布,新增83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92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新增专业学位硕士点1566个,占比约80%,远超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
将时间线再拉长一些来看,总体上,专业学位授权点总数由2012年占学位授权点总数的37.6%提升至2022年占比44.2%。学位授权点审核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结构与规模上,充分适应了社会的现实需求,专业学位硕士点数量获得了快速增长。
学硕如何破局?
尽管部分高校缩小甚至取消了部分学硕招生,但并不意味着学硕没有存在的必要,未来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将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同学位类型会并存。
但在目前的发展中,学硕也面临一些“困境”。例如,我国仍将学术型硕士定位为一种具有独立就业导向的学位,而非博士预备阶段。当前大量学硕的选拔、培养和就业,事实上都与博士培养衔接不够紧密。
以2023年为例,我国共招收博士生约13.5万人。其中,硕博连读占比约35%,年招生量约4.7万人;本科直博占比约12.5%,年招生量约为1.7万人;普通招考(硕士毕业后考博)占比约52.5%,年招生量约为7万人。同时,当年学硕招生数量约为27.4万人。可见,硕博连读和本科直博已成为重要路径,尤其头部高校更倾向于贯通式培养。
这在某种程度上突显了学硕的“尴尬”位置,也进一步掩盖了学硕作为高层次学术人才培养过渡学位的应然价值。
对此,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刘爱生认为,在新形势下,应在政策层面重构学术型硕士的定位,明确将学硕定位为“博士教育的过渡阶段”,而非具有独立就业导向的学位。在此定位下,学术型硕士可理解为“试错阶段”,为学生提供3年时间探索学术兴趣,避免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盲目性。
再次,建立学术型硕士点退出机制。例如,对于连续两年出现招生不足,或就业率持续低于警戒线的现有学术型硕士点,应实行减招或停招;对于导师数量不达标、生均科研经费低或缺乏科研产出的“双非”院校,则应予以限期整改或令其停止招生。防止院校为追求规模而盲目开设学术型硕士点,倒逼院校向应用型培养(如联合企业开设产业硕士)或特色学科(如服务地方经济的相关领域)聚焦。
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需要培养研究能力。有差异不代表对立,优化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也决不能简单理解为增加专硕的招生比例。两者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同时,理应凸显培养特色,共同为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发展提质。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软科”综合整理,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责任编辑:综合)
-
7月5日消息,据CNN报道,尽管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曾放出豪言,但现实却是,Cybertruck在市场上堪称彻底的失败。特斯拉对各车型的具体销量一向讳莫如深,因此外界很难准确把握这款独特皮 ...[详细]
-
44岁韩星李孝利结婚11周年,和李尚顺甜蜜亲吻,夫妻相互感谢
没错,韩国那个跳舞的“国民妖精”李孝利并没有退圈。近日她晒出和老公的亲吻照,夫妻一起甜蜜庆祝结婚11周年。结婚11年淡出娱乐圈,夫妻感情很稳定, 李孝利在社交媒体上面发文庆祝和老公李尚顺结婚11周年。 ...[详细]
-
北京时间9月3日,广州龙狮男篮官方发布公告,辟谣了易建联收购广州龙狮俱乐部的传言。广州龙狮官方公告感谢广大球迷、媒体及自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龙狮篮球俱乐部的关心和关爱,近期我们注意到俱乐部与广东篮球的图 ...[详细]
-
在北京时间9月2日发布的 中,来自山东泰山队的球员王大雷与谢文能参与到了与球迷的电话互动中。在与球迷进行电话沟通前,《解锁之旅》主理人孙雷先是询问今年23岁的谢文能是否认识杨昊,后者表态自己眼熟但并不 ...[详细]
-
大鱼财经记者注意到,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建投”)002761.SZ)于7月3日公告称,集团职工董事沈康明于近日不幸去世,年仅54岁。另有消息称,沈康明疑似坠楼身亡。7日17时许 ...[详细]
-
中国篮球之队官博更新男篮训练图集 胡金秋&付豪&胡明轩等出镜
直播吧9月4日讯 中国篮球之队今天更新官博,分享了一组中国男篮的训练图集。“积极备战!还有两周,中国男篮将在浙江衢州、陕西西安再迎2024年中国男篮热身赛。”中国篮球之队官博在图片旁边写道。此前,中国 ...[详细]
-
惨,62岁周星驰大作引“群嘲”,观众不买账,上映日票房仅36万元
文案|罗生编辑|喵三三提起香港喜剧之王,我想很多人脑海中出现的第一个名字就是“周星驰”。他的电影其实也影响了一代人对于喜剧的审美,甚至有人觉得离开周星驰,再也没有真正的无厘头喜剧能够打动自己了。这话倒 ...[详细]
-
汪峰出轨被大舅子抓到?不顾父母反对坚持结婚的明星,四对已离婚
在章子怡官宣离婚即将满一年的时候,狗仔卓伟曝光了两人离婚的原因,称疑似知情人透露,是汪峰跟别的女孩一起被章子怡哥哥抓到,告诉了章子怡,而这段婚姻其实一开始就不被章子怡一家看好。据卓伟当年的爆料,汪峰举 ...[详细]
-
总台记者获悉,当地时间7月5日上午,以军对位于加沙南部拉法和汗尤尼斯之间的一处援助物资分发点附近发动了袭击,共造成8人死亡、40余人受伤。 以色列方面对此暂无回应。总台记者 王寅) ...[详细]
-
张淼怡vs陈晓旭:一黛不如一黛,颜值是小问题?87版凭啥能封神?
8月最高怀念度的美人是谁?当然是陈晓旭!随《新版红楼梦》面世,大家对陈晓旭的怀念空前的高:▲大家自己对比公平点说,被称为翻版林依晨的张淼怡平常还挺好看的。但演黛玉,属实是有点哪哪都不像了:▲左边就对味 ...[详细]